诗以一字为工,出自南朝梁诗人钟嵘《诗品序》,原文为:“厥惟仲文,陶冶性灵,推敲字句,始陈厥旨。虽未能尽善尽美,可谓上矣。”
其中,“诗以一字为工”这句话的意思是:诗歌创作中,一个字的运用和推敲,可以决定整首诗的意境和质量。
在古代,诗歌创作被认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诗人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推敲字句,只求能够写出最好的作品。
比如,唐代诗人李白就曾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短短的一句话,就将芙蓉的清新脱俗、纯洁无暇表现得淋漓尽致。
又如,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更是将中秋之夜的皎洁明月与诗人的豪放不羁之情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可见,诗歌创作中,一个字的运用和推敲,确实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