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壁》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在杭州任知府时所写,表达了作者豪迈豁达的人生态度和积极入世的思想感情。
苏轼在杭州知府任上,政绩显著,深得民心。元丰五年,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黄州期间,苏轼度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时期。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更加坚强地面对生活。他积极入世,关心民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其中,《西林壁》就是这一时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西林壁》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当时他正游览庐山胜景。面对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色,苏轼不禁感慨万千。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庐山变幻无穷的景色,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呈现出不同的形状。诗的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的哲理思考:一个人如果身处庐山中,就无法真正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只有跳出庐山,才能真正领略庐山的壮美。
这首诗不仅描写了庐山美丽的景色,也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它告诉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就必须跳出事物的局限,从更高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同时,这首诗也告诉我们,要真正认识自己,就必须跳出自己的局限,从他人的角度去审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