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邸》是南宋诗人陆游于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因母丧归蜀途中所作,当时作者已经71岁。诗人随着时光的流逝,年华逝去,精神消极,屡次请辞官职回乡,但皇命难违。作者回乡途中感慨颇多,便有了《临安邸》一诗。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与李白、杜甫等并称“诗圣”。
陆游一生仕途坎坷,曾因“忤秦桧”被贬官,流放蜀地二十年。绍熙五年(1194),陆游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诗讥权贵”而再次被贬。淳熙十六年(1189),陆游因母丧归蜀途中,写下了《临安邸》一诗。
陆游写《临安邸》时,已经71岁。他刚刚经历了母亲的去世,又因“诗讥权贵”而被贬官,内心悲愤交加。在归蜀途中,陆游路过临安(今杭州),看到繁华的景象,不禁感慨万千。他想起自己几十年的宦海沉浮,想起自己在朝堂上的屡遭打击,想起自己对国家的满腔热血,他不禁悲从中来,写下了这首《临安邸》。
这两句诗写作者在归蜀途中,看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可走,却柳暗花明,又见一村。这本是山村的景色,却也暗喻了作者在官场上的坎坷经历。
这两句诗写作者在归蜀途中,听到萧声呜咽,酒旗风飘。这本是旅途中的常见景象,却也暗喻了作者在官场上的失意和孤独。
这两句诗写作者与江南的诀别,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精神。
这两句诗写作者虽然宦海沉浮,但对国家的忠心始终不变。
《临安邸》一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是陆游诗歌中的名篇之一。诗中所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品质,至今仍激励着人们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