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话的意思是:太阳渐渐西沉,在山后消失不见,黄河奔流入海,一泻千里。
“白日”指太阳,“山”指长江边上的山峰,一般指的是巫峡的青山。“依山尽”是指太阳落入山后,消失不见了。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流经九省区,最后注入渤海。“入海流”是指黄河奔流入海,一泻千里,永不回头。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从军行》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在这句诗中,王昌龄使用了“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个比喻,意思是说边塞地区气候恶劣,连春风都吹不过玉门关。
“秦时明月”和“汉时关”都是对边塞地区的描述。“秦时明月”指秦朝时期的明月,“汉时关”指汉朝时期的关隘。
“万里长征”指征战沙场,“人未还”指将士们远征边塞,久未归还。
“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他善于骑射,曾多次击败匈奴。“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意思是,如果李广还在,就不会让匈奴骑兵越过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