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峤
朝吹海角起,暮落天涯红。
无材使匠削,有道任贤丰。
摧折难禁直,飘扬自待空。
兴王安可繫,荣辱等浮沤。
此诗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借风雨生发感慨,强调气节与风骨的坚定。
首联从一个“风”字着墨,点明诗歌的主题。这两句极有气势:早晨吹向海角的风刮起,黄昏在 天涯落下夹杂红色的晚霞。 一个清晨到傍晚,诗人将万里烟云写尽。诗人把自己的遭遇与风联系在一起,想到功业的兴盛衰败,想到如 风一样任人摆布的境地,心中不免感到郁闷和愤懑。
颔联紧接首联,由 风引出人。这两句写人,以“无材”者和“有道”者相对, 形象鲜明,寓意深远。 无材之人往往被工匠雕刻成器物,而有道之士却能自丰其才。首句旨在概括喻指无材之人的境遇,无可用之材即使碰巧遇到了 工匠也无济于事,终成废物。第二句则转述有道之人的情怀,“有道”的人自会得到贤明的君主任用,因而得以丰足。
颈联进一步刻画了风的品格,以“摧折难禁直”和“飘扬自待空”两句描绘了风不可阻挡的坚韧性和无拘无束的自在性。 “摧折难禁直”指的是风虽然容易被摧折,却永远不会改变其正直的本性。“飘扬自待空”指的是风虽然飘扬不定,但它却能凭借自身的力量在空中自由地翱翔。这正是风的高贵之处。
尾联通过比喻进一步强调了“风”的品格以及诗人的志趣。兴王之繫,荣辱之浮,终无常在。所谓千古功名、富贵荣华,都是过眼云烟,最终都逃不过消逝的结局。这里的“兴王”是指兴盛衰亡,“浮沤”是指水中浮起的泡泡。这两个比喻都说明了兴衰荣辱的无常和虚幻。“兴王”的兴起和灭亡,“荣辱”的转换,就像水中的浮沤一样,转瞬即逝。诗人站在时间的长河中,回望兴衰荣辱的更迭,不禁感慨万千。
全诗构思精巧,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寓意深刻。诗人以风为喻,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品格。李峤以形象的语言勾勒出风的形象,从不同角度描绘了风的品格,表达了自己的高远志向和不随波逐流的态度。诗人通过赞美风的品格,表达了对自己的气节和风骨的坚定,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