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礼银杏典故,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以银杏为题材的诗词歌赋。银杏,又名白果,是中国的特有树种,素有“活化石”之称,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银杏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早在《诗经》中,就有咏叹银杏的诗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礼记》中,也有关于银杏的记载:“天子之燕饮,必有银杏。庶人之燕饮,必有俎豆。”
银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吉祥如意、长寿富贵的寓意。因此,银杏常被用作诗词歌赋的题材,以表达诗人的美好祝愿。如李白的《赠汪伦》一诗中,就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汪伦的深深思念。杜甫的《望岳》一诗中,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的豪迈气概。
诗礼银杏典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在诗词歌赋中广泛流传,还在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形式中有所体现。如宋代画家马远的《秋山萧寺图》中,就描绘了一棵高耸入云的银杏树,象征着寺庙的庄严与神圣。明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也有关于银杏的记载:“兰亭之游,修禊事也。禊,祓禊也,祓除不祥也。祓除不祥者,取自于水。于是乎三月三日,相与游会于此地,兴感之至,遂作此序。”由此可见,银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