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如筠《诗闺怨》原诗: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全诗翻译:
戍边的鼓声划断了行人的脚步,边塞的秋天里响起一声雁鸣。露水在今晚变得洁白晶莹,故乡的月亮才最为明亮。我有兄弟分散各处,不知道他们的生死。寄出的书信长久未到,何况战乱依然没有停止?
诗篇赏析:
沈如筠的《诗闺怨》是一首闺怨诗,表达了戍边女子的思夫之情和对战争的厌恶。首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戍边的鼓声隔断了行人的脚步,只有边塞的秋风中传来一声雁鸣。第二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写出了边塞的夜景,露水在今晚变得洁白晶莹,故乡的月亮才最为明亮。这两句诗营造出了一种凄清冷寂的氛围,为下文的闺怨情绪做了铺垫。
第三句“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写出了戍边女子的担忧和焦虑。她的兄弟们都被分散到了边疆,生死未卜,杳无音信。第四句“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表达了戍边女子的绝望和愤慨。她寄出的书信长久未到,战乱依然没有停止,她的丈夫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充分表达了戍边女子的思夫之情和对战争的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