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歌行》选自汉朝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平调曲》,原诗为:
少 年 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鄴下黄须儿。
谁能书阁五丈深,手持六钧弓,
射虎看使白袍缨,骅骝马背金鞯鸣。
弯弓射虎降北荒,落日塞外长城归。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馬騎。
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鄴下黄须儿。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少年英雄的英勇事迹。少年十五二十岁时,就步行夺取了胡人的战马,骑上马去射杀中山的白额虎,根本不在乎邺城里那些留着黄色胡须的老人。谁能够在深达五丈的书阁中手持六钧重的弓,射杀猛虎,让身穿白色袍服的侍从看见,让骏马背上的金带子发出响声?少年弯弓射虎,平定了北方的荒野,在落日时分凯旋归来,走出长城。少年十五二十岁时,步行夺取了胡人的战马,骑上马去射杀中山的白额虎,根本不在乎邺城里那些留着黄色胡须的老人。将军征战多年,壮士十年后才回家。
《少年歌行》全诗语言质朴,感情豪迈奔放,表现了少年英雄的勇敢和豪迈气势。诗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少年的英勇事迹与老人的怯懦无能形成鮮明对比,突出了少年的勇敢和豪迈气势。诗中还运用叠词,如“十五二十时”、“射杀中山白额虎”、“弯弓射虎降北荒”等,使诗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