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庆堂诗》是清代诗人查慎行所作,作于乾隆己巳年(1749年)。当时,查慎行年已七旬,隐居于江苏仪征龙山查庄。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驾临龙山,查慎行奉诏赋诗。乾隆皇帝读后,大加赞赏,并御笔题写“善庆堂”匾额相赐。
《善庆堂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共八句。诗中,查慎行首先赞美了龙山的自然风光,然后抒发了对乾隆皇帝的感激之情。最后,他以“善庆堂”作为诗的结尾,表达了对皇帝的祝福。
诗的前两句为:“龙山深处好风光,万壑争流入海长。”这两句诗描写了龙山的自然风光。龙山位于江苏仪征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山。山不高,但风景秀丽,有“江南第一名山”之称。诗中,查慎行用“好风光”来形容龙山的景色,可见他对龙山的喜爱。
诗的第三句为:“喜奉辰星驾临日,四民欢悦舞霓裳。”这一句诗抒发了查慎行对乾隆皇帝的感激之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驾临龙山,查慎行奉诏赋诗。乾隆皇帝读后,大加赞赏,并御笔题写“善庆堂”匾额相赐。查慎行对乾隆皇帝的恩赐十分感激,因此在诗中写下了这句诗。
诗的后五句为:“圣恩浩荡及山隅,感召山公乐饮讴。太古仙都开宝藏,羲皇舜日重春游。龙山从此多胜迹,善庆堂匾是神庥。”这五句诗进一步抒发了查慎行对乾隆皇帝的感激之情。查慎行认为,乾隆皇帝的到来给龙山带来了无上的荣光,使龙山成为了一座“仙都”。他希望皇帝能经常来龙山游玩,让龙山成为一个更加著名的旅游胜地。
诗的最后一句为:“愿留金粟传后嗣,永延妙幸沐宸畴。”这一句诗表达了查慎行对皇帝的祝福。查慎行希望乾隆皇帝能够长寿,并永远庇佑着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