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山中杂诗》是一组五言绝句,共六首,创作年代约为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诗人隐居于终南山辋川别业期间所作,描绘了山居生活的闲适和乐趣,寄托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第一首: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诗人清晨来到山中寺院,晨曦照耀着葱翠的树林。小路弯曲通幽,禅房周围花木繁茂。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寺院的幽静环境,为后面的诗歌定下了基调。
第二首: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来。
悠然见南山,空水共徘徊。
傍晚时分,山光西沉,池塘中的月亮渐渐升起。诗人悠然自得地望向南山,山色与水色相互辉映,令人心旷神怡。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傍晚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第三首: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诗人漫步到溪水尽头,坐下观赏云朵的变幻。偶然遇到一位林中隐士,两人谈笑风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偶遇隐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第四首:
鲸鱼跃千丈,波浪卷白云。
回看天际曙,营水共长天。
诗人看到鲸鱼跃出海面,千丈高的水浪翻卷着白云。回头看天际,晨曦微露,辽阔的营水与长天连成一片。这首诗描绘了大海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敬畏之情。
第五首: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人置身于空寂的山林之中,杳无人影,只听见有人在说话的声音。夕阳余晖穿过树林,照在青苔上。这首诗描绘了山林的幽静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
第六首: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中,弹奏琴曲,又长声啸叫。身处深林之中,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前来陪伴他。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独处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王维的《竹里馆》是一首五言绝句,创作年代约为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诗歌描绘了竹林深处一间幽静的房屋,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第一句: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中,弹奏琴曲,又长声啸叫。幽篁里指幽静的竹林,这个环境与诗人闲适的心情相得益彰。弹琴和长啸都是诗人表达情绪的方式,体现了他的洒脱不羁。
第二句: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身处深林之中,没有人知道诗人的存在,只有明月前来陪伴他。深林人不知,体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清净与安宁。明月来相照,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合。
第三句和第四句: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待。
诗人吟啸着慢慢行走,竹杖芒鞋轻快胜过马匹。忽然听到有林中隐士听到他的吟啸,闻风而至,坐在那里等着他。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体现了诗人闲适洒脱的游山心态。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待,体现了诗人与林栖隐士的惺惺相惜。
《竹里馆》这首诗简洁明了,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静闲适,体现了王维诗歌的独特风格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