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五言绝句。这首诗是王维创作的《辋川集》中的一首。王维在辋川的辋川别墅十分清幽闲适,令他流连忘返。这首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前后,地点就在辋川鹿柴。
东皋薄暮望,
柴门闻犬声。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全诗四句,每句五言,共二十字。诗写诗人在鹿柴中所见所闻,以清幽、平和的笔调,营造出一种空灵、淡雅的氛围。
首句“东皋薄暮望”,写诗人傍晚时分在东皋眺望。薄暮,是指黄昏时分。皋,是高地。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夕阳西下,暮色四合,天边晚霞如火,景色十分壮丽。
次句“柴门闻犬声”,写诗人在柴门前听到狗吠。柴门,是用树枝编成的门。诗人坐在柴门前,一边赏月,一边听狗吠,心旷神怡。
三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写诗人在风急天高的夜晚听到猿猴的哀鸣。风急,是指风刮得急促。天高,是指天空高远。猿猴,是生活在山林中的动物。猿猴在风急天高的夜晚哀鸣,衬托出秋夜的凄凉。
末句“渚清沙白鸟飞回”,写诗人在清澈的渚水和洁白的沙滩上看到飞回的鸟儿。渚,是水中的小岛。沙滩,是指布满沙子的海岸。鸟儿在渚水和沙滩上飞翔,给秋夜增添了一丝生机。
全诗以景抒情,通过对鹿柴秋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闲适、淡泊的心情。诗中没有一个“我”字,但诗人的形象却跃然纸上。诗人融情于景,以景传情,情景交融,耐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