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诗蝉,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山中的一只蝉,在寂静的山林中吟唱,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生机,也寄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全诗如下:
枯蝉吟清晓,寂寂苦荒烟。
绿杨哀弱雨,桐叶落空山。
野老移香草,轩臣即束冠。
诗书归寂寞,琴酒弄闲欢。
此情逢知己,忘却人间颜。
这首诗描写了山中蝉鸣,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清早的景象。枯蝉吟唱,寂静的山林,绿杨哀弱雨,桐叶落空山,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
接着,诗人写到了野老移香草,轩臣即束冠。野老是指隐居山林的老人,轩臣是指辞官归隐的人。他们远离尘世,在山中过着清闲的生活。
最后,诗人表达了诗书归寂寞,琴酒弄闲欢的感慨。他认为诗书和琴酒才是真正能让人快乐的东西,而那些世俗的名利和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在山中看到枯蝉吟唱,看到野老移香草,轩臣即束冠,感受到了一种宁静、清闲的生活方式。他认为诗书和琴酒才是真正能让人快乐的东西,而那些世俗的名利和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
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渴望。他认为只有知己才能理解他的诗情画意,才能和他分享他的闲适生活。他希望有一天能遇到一个知己,和他一起忘却人间颜,过着诗意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