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唐朝诗人杜牧所写。据诗集注家钱谦益考证,这首诗约作于唐文宗太和四年(830年)冬。当时杜牧贬池州刺史(扬州西,古属润州),次年春正逢刺史任满,正准备返回洛阳。杜牧非常思念母亲,在池州一待就是四年,本来是诗人思念母亲,但出于诗人严谨的创作态度以及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诗人对诗的语言进行了反复推敲和锤炼,最终塑造了这首既朴素又含蓄,既自然又凝炼的诗作。
首句“停车坐爱枫林晚”,杜牧骑马归乡途中,见枫林晚景红美如画,遂停车爱赏,这一句中“停车”“坐爱”两字,表达出诗人对枫林晚景的赞赏。
第二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在赞赏枫叶红艳的同时,用上“红于二月花”形容枫叶,进一步突出霜叶色彩之浓艳。
第三句“远上寒山石径斜”,诗人向远方眺望,只见到蜿蜒盘旋的石径通向寒山深处。这一句就具体写出归乡之路的崎岖。
“白云深处有人家”是诗的末句,也是诗的点睛之笔,在云雾深处的白云深处有几户人家,这既是诗人眼前所见,也是他内心渴望归隐的表露。诗人看到山村隐现于白云苍茫之中,不禁浮想联翩。归云与归途相映,白云深处有人家与自己归心似箭的感情相融合,构成一幅清幽雅静、充满诗意的画面,余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