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举家入蜀。乾元二年(759年)春,杜甫自成都出发,翻越秦岭,经过褒斜道,前往奉先(今陕西蒲城),投靠好友刘景文。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在寒冷的山路上,石径蜿蜒斜斜向上,在白云深处有一户人家。我停车坐下来,喜爱这枫林晚景,秋天的霜叶比二月的鲜花还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间小路看到的景色。诗的开头两句写出了山路的崎岖和偏僻,也衬托出诗人行走的艰辛。第三句写诗人停车赏枫,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最后一句写出霜叶的红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仿佛置身于这满山红叶的绚烂景色中。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情景交融,意象鲜明,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乐观豁达的情怀。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他的诗诗风沉郁顿挫,具有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被誉为“诗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