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803~852),唐朝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与李白合称“李杜”。他从小就聪明好学,博览群书,14岁时就考上了进士,是唐朝最年轻的进士之一。杜牧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以七绝最有名,他的七绝以清新流畅、自然含蓄、意境深远著称,如《泊秦淮》、《江南春》、《清明》、《山行》等都是传世名篇。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山行途中所见的美景和感触。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山行途中所见的景色。诗人登上山顶,放眼望去,只见山势陡峭,石径蜿蜒曲折,直通远方。山顶白云缭绕,雾气弥漫,朦胧中似乎有人家隐约可见。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第三四句,写诗人被枫林美景所吸引,停车驻足欣赏。霜叶红艳似火,在夕阳的照耀下更加鲜艳夺目,仿佛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美。
“山行不停性,爱晚亭上看晚霞”。
第五句,写诗人虽然被枫林美景所吸引,但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向前走。第六句,写诗人到达了爱晚亭,在亭子上欣赏晚霞的美景。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诗的最后两句,写诗人夜宿山寺所见到的景色。明月高悬在松树之间,清泉从山石上流淌而下,一派清幽宁静的景象。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美景的喜爱和陶醉之情。诗人通过对山行途中所见的美景的描写,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两句,更是传诵千古的名句,成为历代文人墨客赞美秋景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