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描绘自然山水风光为主要内容。山水诗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于唐宋时代,其特点是自然、闲适、抒情。
1、自然
山水诗以自然山水为描绘对象,其语言清新自然,不加雕琢,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如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云: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人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2、闲适
山水诗以闲适为主题,其语言冲淡平和,不求工巧,给人以悠闲自得之感。如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诗云: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人以平和的语言,描绘了山涧静谧的景象,给人以悠闲自得之感。
3、抒情
山水诗以抒情为目的,其语言委婉含蓄,不露锋芒,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感。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诗云: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人以沉痛的感情,抒发了对国家兴亡的感慨,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