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山居杂诗》其二,约作于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年)前后。这首诗写诗人山居生活的美好和闲适,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封。
只有臭味令人厌,更无余事挂心头。
竹密:竹林茂密。
不妨:不阻挡。
流水:山泉水。
过:流过。
山高:山势高峻。
岂碍:怎么能阻挡。
白云:指浮动的云。
封:遮挡。
只有:仅仅。
臭味:指世俗的恶习。
厌:厌恶。
余事:除此之外的事情。
挂心头:放在心上。
竹林茂密,但不阻挡山泉水流过;山势高峻,怎能遮挡白云飘浮。
只有世俗的恶习令人厌恶,除此之外的事情都不放在心上。
这首诗写诗人山居生活的美好和闲适,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封”,写出山居环境的优美和宁静。竹林茂密,但丝毫不阻挡山泉水的流过;山势高峻,也无法遮挡白云的飘浮。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山居环境的优美,也衬托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次句“只有臭味令人厌,更无余事挂心头”,写出诗人厌恶世俗的恶习,一心向往隐居生活。诗人厌恶世俗的恶习,所以他选择隐居山林,远离尘世。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恶之情。
这首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意境清幽,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