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诗人隐居山中,感受秋日山村景色的一种闲适心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赞美。
《山居秋暝》作于公元759年(唐玄宗天宝八载)左右,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别业时所作。时年四十六岁的王维,已经厌倦了繁华的长安官场生活。他厌倦官场上的勾心斗角,争名夺利,因此他辞去官职,隐居辋川,诗中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後的閒适心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赞美。
诗歌当中,前四句,诗人首先利用了对仗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生活在山居的深秋夜晚。深秋时节,万里无云,月朗星稀,诗人独居在深山中的茅屋中,一边欣赏着美丽的秋夜星空,一边听着秋虫的鸣叫。
后四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秋日山村的静谧和安宁。山村中的农田里已经种满了禾苗,而田中宁静无声。只有树叶在微风中沙沙地响着。
诗歌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秋日山居生活的美好感受,使诗人感觉到宁静、闲适和安详,感觉到生活是那么美好。
全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虚实相生,展现了诗人闲适宁静的心境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祥和宁静,悠远绵长,是唐朝山水田园诗中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