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道中》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一首旅途中的诗。此诗先写三衢道之险,直入云端,远眺苍茫。再写二鸟奋飞,惊起了山谷中打盹的猿猴。诗人借猿猴的惊动,衬托自己羁旅的惊恐。
诗的前两句写三衢道之险,直入云端:“三衢道中云锦张,帝城六龙回首望。”三衢道在浙江省衢州市,是连接浙、闽、赣三省的要道,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冲。杜甫此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当时他正漂泊在外,路过三衢道。他仰望只见云锦铺陈在前,直入云霄;回首只见帝城长安,六龙飞舞,遥不可及。这两句诗既描绘了三衢道之险,也抒发了诗人羁旅之思。
诗的第三、四两句写早行惊猿:“我欲济江东,猿猱欲度桑。无乃风波险,覆却水中郎。”诗人本来想乘船渡过长江,却看到猿猴也想要渡过桑干河。诗人想到长江风波险恶,担心自己会象猿猴一样覆舟落水。这两句诗写得生动形象,既描写了三衢道之险,也表现了诗人羁旅之忧。
诗的第五、六两句写二鸟相逐,惊起了山谷中打盹的猿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人看到二鸟相互追逐,惊起了山谷中打盹的猿猴。诗人想到自己和猿猴一样,都是漂泊在外,无家可归。这两句诗写得含蓄蕴藉,既描写了三衢道之险,也抒发了诗人羁旅之悲。
诗的第七、八两句写暮宿古寺,闻钟声而感怀:“钟声惊枕罢,禅灯照衣单。”诗人早行惊猿,暮宿古寺,闻钟声而感怀。诗人想到自己羁旅在外,无家可归,不禁想起家乡的亲人和朋友。这两句诗写得沉郁顿挫,既描写了三衢道之险,也抒发了诗人羁旅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