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性相近,习相远:人的本性是相似的,但由于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影响,人的性格和行为会变得不同。苟不教,性乃迁:如果不加以教育,人的本性就会发生变化。教之道,贵以专:教育的方法,贵在专一。昔孟母,择邻处:从前孟母,选择邻居居住的地方。子不学,断机杼:儿子不学习,孟母把织布的机杼剪断。窦燕山,有义方:窦燕山,有正直的品德。教五子,名俱扬:教育五个儿子,五个儿子都名声显赫。
养不教,父之过:养育而不教育子女,是父亲的过失。教不严,师之惰:教育不严格,是老师的懒惰。子不学,非所宜:孩子不学习,不是适当的事情。幼不学,老何为:不少年幼时不好好学习,长大后又能做什么呢?玉不琢,不成器:玉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器物。人不学,不知义:人不学习,就不知道什么是礼义。为人子,方少时:为人子女,在年少的时候。亲师友,习礼仪:亲近老师和朋友,学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黄香九岁的时候,就能为父亲温床。孝于亲,所当执:孝敬父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融四岁,能让梨:孔融四岁的时候,就能把梨让给哥哥吃。弟于长,宜先知:弟弟对哥哥,应该懂得尊敬。首孝悌,次见闻:首先要学习孝悌,其次要学习见闻。知某数,识某文:要认识数字,要认识文字。一而十,十而百:从一到十,从十到百。百而千,千而万:从百到千,从千到万。
曰南北,曰东西,无始终:有南北之分,有东西之分,时间和空间都是无穷无尽的。无始终,言循环:时间和空间都是循环不息的。自古至今,名贤辈:从古到今,出现过许多贤能的人。数不尽,言浩繁:贤能的人数不胜数。若稽古,必有益:如果学习历史,一定会有益处。不要多,读数篇:不要读很多书,只要读几篇就可以了。诵百遍,其义自见:诵读一百遍,书中的含义自然就会理解。
窦燕山,有义方:窦燕山,有正直的品德。教五子,名俱扬:教育五个儿子,五个儿子都名声显赫。有为者,亦若是:有作为的人,也应该这样。莫待老,空遗殃:不要等到老了,才空留下祸害。百世兴,衰一人:一个人的兴衰,可以影响到子孙百代。一人贪,戾及子孙:一个人贪婪,祸害会殃及子孙。
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为了让孟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选择了合适的邻居。子不学,断机杼:孟子不学习,孟母就把织布的机杼剪断了。窦燕山,有义方:窦燕山,有正直的品德。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教育五个儿子,五个儿子都名声显赫。
养不教,父之过:父亲不教育子女,是父亲的过失。教不严,师之惰:老师教育学生不严格,是老师的懒惰。子不学,非所宜:子女不学习,不是适当的事情。幼不学,老何为:子女幼年时不学习,长大后还能做什么呢?
玉不琢,不成器:玉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器物。人不学,不知义:人不学习,就不知道什么是礼义。为人子,方少时:为人子女,在年少的时候。亲师友,习礼仪:亲近老师和朋友,学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黄香九岁的时候,就能为父亲温床。孝于亲,所当执:孝敬父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融四岁,能让梨:孔融四岁的时候,就能把梨让给哥哥吃。弟于长,宜先知:弟弟对哥哥,应该懂得尊敬。
首孝悌,次见闻:首先要学习孝悌,其次要学习见闻。知某数,识某文:要认识数字,要认识文字。一而十,十而百:从一到十,从十到百。百而千,千而万:从百到千,从千到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