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作者不详,成书于明朝。全书共356句,1068个字,内容涵盖历史、地理、伦理道德、自然科学等诸多方面。
《三字经》采用三字一句的形式,语言简洁明了,易于诵读记忆。自古以来,一直是儿童启蒙教育的必备读物。
1. 昔男子,贵重兮。女子,轻贱兮。
从古时候起,男子被认为是贵重的,而女子被认为是轻贱的。这是由于当时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造成的。
2. 贤媛,贵德兮。鄙夫,贱才兮。
贤惠的女性,是德行的典范;鄙薄的男子,是才能的污浊。这说明,德行是女性的贵重之处,而才能是男子的贱折之处。
3. 孝顺,则能感动天地;忠信,则能格动鬼神。
孝顺父母,能感动天地;忠诚守信,能感动鬼神。这说明,孝顺和忠信是能感动天地鬼神的美德。
4. 积善人家,必有余庆;积恶人家,必有余殃。
5.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是指自然界的变化;地利,是指地理环境的优越;人和,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这说明,人和是最重要的,天时和地利都是次要的。
6.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使别人蒙受恶名;小人却相反。这说明,君子和小人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他们对别人的态度不同。
7. 君子求己,小人求人。
君子总是要求自己,小人总是要求别人。这说明,君子是自强不息的,而小人则是依赖他人的。
8.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利益。这说明,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他们对事物价值观的不同。
9.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记住别人的恩德,小人记住自己的家乡。这说明,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他们对恩德和家乡的态度不同。
10.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小人耻其行而过其言。
君子以自己的行为超过自己的言论为可耻,小人却以自己的言论超过自己的行为为可耻。这说明,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他们对言论和行为的态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