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作者元丰五年(1080年)中秋节时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写的。当时,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思念亲人之情非常强烈。中秋之夜,他想起远在家乡的亲人和朋友,不禁心潮起伏,写下了这首词。
词的上阕,作者先以一连串的设问,抒发自己对明月的向往和对天宫的幻想。接着,作者又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词的下阕,作者转而写月。他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表达了自己对月亮的怨恨和对团圆的渴望。接着,作者又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表达了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最后,作者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亲人和朋友的祝福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秋节的经典咏月词作之一。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真挚感人,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旷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现代·徐志摩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诗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作者在中秋之夜思念亲人之情非常强烈时写下的。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和朋友的祝福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诗人把对亲友的怀恋和对人世幸福的渴望寄托在对月亮的歌吟上。从写月亮入手,又落脚于写人,以月亮的圆缺无常比喻人世的悲欢离合,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难料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和祝福。
这首诗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旷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现代·闻一多
今夜月儿圆,
照在荷花上,
荷花银叶飘香;
照在杨柳上,
杨柳青丝飞扬。
今夜月儿圆,
照到故乡去,
故乡明月如霜;
照到天涯来,
天涯月色朦胧。
今夜月儿圆,
照到海角上,
海角波涛拍岸;
照到关山去,
关山寒鸦乱鸣。
今夜月儿圆,
照到故人去,
故人白发苍苍;
照到新朋来,
新朋笑语融融。
这首诗是作者在中秋之夜所作。诗中,作者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表达了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的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旷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