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对司马光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当时社会弊端的批评。
首联“半生辛苦读书吏,半生蒲柳宰相身”,回顾了司马光一生的经历。前半生他勤奋读书,立志报国;后半生他出任宰相,为官清廉,鞠躬尽瘁。
颔联“踏破门墙到此日,功名不见衰衰新”,赞扬了司马光的功绩。他一生为官,踏破了多少门墙,却始终保持着不衰的功名和声誉。
颈联“腐儒刺血争门户,蠹虫 φ 啮 文章新”,批评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腐败现象。一些腐儒为了争名夺利,不惜刺血明志;一些蠹虫则侵蚀着文章,使之面目全非。
尾联“老夫百事俱无用,梦里犹拳踏奸人”,抒发了作者的感慨。自己虽然已经老了,百事无用,但心却依然念念不忘为国除奸。
半生辛苦读书吏:司马光前半生勤奋读书,以求报效国家。
半生蒲柳宰相身:司马光后半生出任宰相,为官清廉,鞠躬尽瘁。
踏破门墙:比喻司马光一生为官,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
功名不见衰衰新:赞扬了司马光的功绩,始终保持着不衰的功名和声誉。
腐儒刺血争门户:批评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腐败现象,一些腐儒为了争名夺利,不惜刺血明志。
蠹虫 啮 文章新:比喻一些蠹虫侵蚀着文章,使之面目全非。
老夫百事俱无用:抒发了作者的感慨,自己虽然已经老了,百事无用,但心却依然念念不忘为国除奸。
梦里犹拳踏奸人:比喻作者虽然已经老了,但心却依然念念不忘为国除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