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演义中七步诗啥意思?

首页

三国演义中七步诗啥意思?

七步诗的历史背景是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3年)

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3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失利,退守白帝城。当时,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与孙权商讨联合抗曹事宜。诸葛亮在东吴逗留了很久,孙权疑心诸葛亮有意拖延时间,于是设下宴席,让诸葛亮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果做不出来,就杀了诸葛亮。诸葛亮欣然应允,并在七步之内作出了著名的《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孙权听完诸葛亮的诗,大为感动,于是打消了杀诸葛亮的念头,并答应与刘备联合抗曹。

七步诗的含义

诸葛亮的《七步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篇。这首诗通过“煮豆燃豆萁”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兄弟姐妹之间、亲人之间应该互相友爱,和睦相处,不应该互相残杀。诗中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两句,更是发人深省。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亲人之间虽然有血缘关系,但如果互相猜忌、互相残杀,最终只会两败俱伤。

诸葛亮的《七步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首诗告诫人们要珍惜亲情,珍惜友情,珍惜一切美好的事物。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疏远。诸葛亮的《七步诗》提醒我们,无论我们有多忙,有多累,都不要忘记亲情和友情,不要忘记那些对我们最重要的人。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