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写作者在暮春时节游溪亭,赏花饮酒,沉醉忘归,兴尽入舟,误入藕花深处,惊喜交加,惊起一群鸥鹭。词人由此触发动人春思。
上片写游春饮酒。起句点明时间,定出游的地点,“溪亭”二字,点染出水光山色,杨柳垂绦的暮春景致。接着三句写饮酒忘归,极写一派悠然自得的情态。“沉醉不知归路”,突出酒兴之浓,兴致之高。“兴尽晚回舟”,表明游兴已尽。由“沉醉”到“兴尽”,表明时间已至傍晚。“误入藕花深处”,这是作者酒兴所致,也有花景太美,引醉客误入的含义。紧接一个“争渡”的动作场面,这既是游兴,也是醉态。末句写惊起鸥鹭,把读者带入仙境。诗人设想:鸥鹭原本沉醉花中,也如诗情画意一般,沉醉得不知归路,诗人才误入藕花深处,惊散了鸥鹭。
下片写春思。“争渡,争渡”二句,以藕花深处争渡鸥鹭的争相飞起的情形,生动地比喻因酒醉误入藕花深处惊鸥而带来的欢快之情。同时诗人还想象着从藕花深处远远望去,天际彩霞飞渡的壮丽景色,与鸥鹭争渡的欢快情景有机地融为一体,把读者的思绪引入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惊起一滩鸥鹭”,用“惊起”二字,形象地表现了酒醉后误入藕花深处,所产生沉醉后的惊喜和惊愕。既不贯彻到底,也不煞风景地中断,更加耐人寻味。
全词融情于景,诗情画意十分浓郁,把酒兴之浓,春光之美,美美地结合在一起,将李清照可爱的天真烂漫和潇洒奔放的性格表现得十分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