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诗成天又雪,这是唐朝诗人岑参的一首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一句。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在傍晚写好诗的时候,天空又开始下雪了。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岑参随唐玄宗逃到四川成都。第二年春,岑参奉命出使西域,途经陇右,在陇西(今甘肃陇西县)遇到了武判官。武判官是岑参的朋友,也是一位诗人。
两人在陇西相聚,谈诗论文,十分投机。岑参在陇西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就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
岑参在诗中写道:“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上海生明月。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鬃毛如霜”是指岑参头发花白,形容他年老体弱。“浊酒”是指劣质的酒,这里比喻岑参的生活困顿。“新停”是指刚刚停止,这里比喻岑参已经很久没有喝酒了。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家万里”是指岑参的家乡在千里之外,他思乡心切。“燕然未勒”是指岑参没有在燕然山勒石纪功,他报国无门。“羌管”是指羌笛。“霜满地”是指天气寒冷。“人不寐”是指岑参彻夜难眠。“将军白发征夫泪”是指将军头发花白,征夫流泪,形容战争的残酷。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惟有西风独自凉,萧关栈道连霜gang。日暮诗成天又雪,宾朋从此散。胡为将妇绝,行人竞渡关山难。”
“腰下剑”是指岑参随身携带的宝剑。“斩楼兰”是指消灭楼兰,楼兰是西域的一个国家,常侵扰唐朝边境。“惟有西风独自凉”是指西风依然寒冷。“萧关栈道连霜gang”是指萧关栈道上结满了霜,形容天气寒冷。“日暮诗成天又雪”是指岑参在傍晚写好诗的时候,天空又开始下雪了。“宾朋从此散”是指岑参和武判官从此就要分别了。“胡为将妇绝”是指为什么要抛弃妻子。“行人竞渡关山难”是指行人争相渡过关山,形容战争的残酷。
这首诗表达了岑参对国事的忧虑,对战争的厌恶,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己的身世的感慨。
“日暮诗成天又雪”这句诗,既是岑参对当时天气的描写,也是他对自己心境的写照。他用“天又雪”来比喻自己内心的寒冷和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