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张九龄在公元744年秋夕之夜,思念家乡而作。
张九龄是广东韶关人,他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登进士第,授予秘书省校书郎。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张九龄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
张九龄的改革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唐朝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军事强大。但是,张九龄的改革也触犯了某些权贵和旧势力的利益,他们对张九龄进行排挤和打击。在奸臣李林甫的陷害下,张九龄于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被罢相,贬为荆州长史。
张九龄被贬荆州后,心情非常沉重。他在秋夕之夜,思念家乡,写下了这首《秋夕》诗。
《秋夕》诗原文如下: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的第一句“银烛秋光冷画屏”,写的是秋夕之夜的景色。银色的烛光照着秋天的画屏,显得冷清而萧瑟。
诗的第二句“轻罗小扇扑流萤”,写的是诗人在秋夕之夜的活动。诗人用轻罗小扇扑打着流萤,以此来消遣秋夜的寂寞。
诗的第三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写的是秋夕之夜的天色。天阶是指银河,诗人说天阶上的夜色凉如水,是指秋夜的夜色非常清凉。
诗的第四句“坐看牵牛织女星”,写的是诗人在秋夕之夜所见到的景象。诗人坐在那里,看着天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牵牛星和织女星是牛郎和织女的化身,诗人看到这两颗星星,就想到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张九龄在秋夕之夜的思乡之情。诗人通过对秋夕之夜的景物描写,以及对牵牛织女星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