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是宋代著名文学家黄庭坚(1045—1105)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黄庭坚在江西南昌任知州期间,他因得罪了朝廷权贵而被罢官,谪居黄州。在黄州期间,黄庭坚的生活非常困苦,但他依然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并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
《清平乐》这首词正是黄庭坚在黄州期间创作的。这首词的题目“清平乐”取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著名的乐府诗《清平调》。李白的《清平调》是为杨贵妃而作,描写了杨贵妃在宫中享乐的生活。黄庭坚用“清平乐”作为自己这首词的题目,显然是借用李白的诗题,但其内容却与李白的诗大不相同。
黄庭坚的《清平乐》这首词,实际上是他在黄州期间写给自己的一首自勉诗。这首词共三首,每首四句,共十二句。第一首写黄庭坚被罢官后,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并以“竹杖芒鞋轻胜马”来形容自己淡泊名利、逍遥自在的生活。第二首写黄庭坚在黄州期间,虽然生活困苦,但他依然勤奋创作,并以“九曲黄河万里沙”来形容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第三首写黄庭坚在黄州期间,虽然遭受了权贵的打压,但他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并以“白发三千丈”来形容自己坚强不屈的精神。
这首词以清新的语言、欢快的曲调,表达了黄庭坚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在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