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诗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通过描写乡村的宁静和祥和,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题中的“村居”二字,是指乡村的居所。诗中描绘了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等景象,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安居乐业的乡村生活场景。
第一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描绘了乡村的茅草屋顶和溪水边青翠的草。这是一个典型的江南乡村景致,充满了宁静和祥和。茅檐低小,说明茅草屋不大,但很温馨。溪上青青草,说明溪水清澈,环境优美。
第二句“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描写了醉酒后吴地人说话的妩媚动听,以及村中白发苍苍的老人。这句诗中的“醉里吴音相媚好”一句,是指在醉酒后,吴地方言听起来格外的悦耳动听。“白发谁家翁媪?”一句,是指村中白发苍苍的老人。这一句诗,给村居生活增添了一份亲切感和温馨感。
第三句“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描写了大儿子在溪东锄豆,二儿子正在织鸡笼。这两句诗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劳作场景。大儿子在溪东锄豆,中儿正在织鸡笼,说明他们都在为家庭生计而辛勤劳动。
第四句“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描写了小儿子调皮可爱,躺在溪头剥莲蓬。这一句诗,为诗歌增添了一份童趣。“最喜小儿亡赖”一句,是指最喜欢小儿子的顽皮调皮。“溪头卧剥莲蓬”一句,是指小儿子躺在溪头剥莲蓬。这一句诗,写出了小儿子的天真烂漫,也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整首诗歌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歌中描写的乡村生活,质朴简单,但让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