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是宋朝诗人辛弃疾创作的词牌名,也是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以清新欢快的笔调描绘了村居生活的闲适与乐趣,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清平乐·村居》创作于辛弃疾罢官归隐江西上饶带湖期间。当时,辛弃疾因反对议和而被罢官,心灰意冷之下,他选择了归隐田园。在带湖,辛弃疾过着躬耕陇亩、悠闲自得的生活。他经常在田野里劳作,也在闲暇时读书写字、吟诗作对。
《清平乐·村居》全词如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这两句描绘了村居的景色。茅屋低矮,溪水清澈,青草如茵。这幅画面充满了宁静与安详。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这两句写村中老人的欢声笑语。他们喝着酒,用吴地方言聊天,其乐融融。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这两句写村中孩子的劳动场景。大儿子在溪边锄豆,中儿子正在织鸡笼。这是孩子们力所能及的劳动,也是他们对家庭的贡献。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两句写村中最小的孩子。他躺在溪边,剥着莲蓬吃。这幅画面充满了童趣,也流露出了作者对小儿自由自在生活的羡慕。
整首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闲适。辛弃疾用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村居生活的各个方面,表达了他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