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是中国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时期的诗人、辞赋家。他个性耿介,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田园,写下大量诗歌,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这首《清平乐·村居》是陶渊明在辞去彭泽令后,隐居于浔阳柴桑时所作。诗中描绘了田园生活的闲适和乐趣,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诗的开头两句,“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写出了诗人所居环境的清幽和宁静。没有邻里,只有一条小路通向荒芜的园子。这正是诗人所喜欢的环境,远离尘嚣,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闲暇的生活。
接着两句,“转曝烦襟于日影,开门卧狗眠”,写出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时而到院子里晒晒太阳,时而躺在院子里看狗睡觉。这都是非常惬意的事情。
最后两句,“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写出了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虽然没有邻里,但诗人与邻里之间还是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当有人从门口经过时,都会互相招呼,有酒了,还会互相斟酌。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