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清明诗是《清明》,全诗如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写于唐朝大中二年(848年),当时杜牧正在江南任职。清明节前后,江南地区经常下雨,阴雨绵绵,令人伤感。杜牧在清明节这天出门游玩,看到路上行人个个愁容满面,仿佛要断魂一样。他想起自己也是漂泊在外,远离家乡,不禁感到更加悲伤。
诗的第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写出了清明节时节的阴雨天气,渲染了诗歌的悲伤气氛。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写出了行人的愁容满面,表现了作者的悲伤之情。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写出了作者想喝酒来排解心中的忧愁,但又不知道哪里有酒家。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牧童为作者指路,告诉他前面有个杏花村,那里有酒家。
这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阴雨天气的描写,以及行人愁容满面的刻画,表现了作者的悲伤之情。诗歌的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