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江南,是清朝皇帝乾隆帝六次巡游江南的合称。乾隆帝六下江南,历时三十年,足迹遍布江南的多个省份和城市,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乾隆下江南画中游诗》是乾隆帝在第二次下江南时,游览杭州西湖时所作。
《乾隆下江南画中游诗》是一首七律,共八句,四十八个字。诗中,乾隆帝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的秀丽风光,抒发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诗的前四句,写西湖的湖光山色: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首句点明了西湖的美景,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有不同的美。接着,诗人用“西子”来比喻西湖,赞美西湖的美景与西施的容貌一样,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
诗的后四句,写西湖的景点:
花港观鱼,龙井品茶,虎跑泉水,三潭印月,处处皆是诗情画意,让人流连忘返。
诗人对西湖的景点也是赞不绝口,他用“画中游”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可见他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乾隆下江南画中游诗》是一首著名的诗篇,它不仅描写了西湖的美景,还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这首诗也成为了乾隆帝六下江南的珍贵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