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诗是中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体裁,每句诗有七个字,四句诗共二十八个字。七言诗始于汉代,盛行于唐代,是唐诗的主要形式之一。
五言律诗:七言诗的一种,每句诗都押韵,首二句押韵,第三、四句押韵,第五、六句押韵,第七、八句押韵。
五言绝句:七言诗的一种,每句诗都押韵,首二句押韵,第三、四句押韵。
五言古诗:七言诗的一种,没有固定的韵律,即不完全同于七言律诗和七言绝句,可以自由押韵。
对偶排比:七言诗的写作技巧之一,指诗歌中字句的对称排比。对偶,即两个字或词在意义、结构、音律等方面相对称;排比,即三个或三个以上字或词在意义、结构、音律等方面相平行。
比喻拟人:七言诗的写作技巧之一,指诗歌中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比喻,即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拟人,即把事物人格化。
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白居易的《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