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诗格律中,平仄的含义是指字的声调。平指平声,仄指仄声。平声又分阴平、阳平,仄声又分上声、去声。
阴平:声调平直,不升不降。如“东”、“风”、“雨”、“雪”等字。
阳平:声调先平后升,像“人”、“心”、“手”、“足”等字。
上声:声调先低后高,再降下来,像“一”、“三”、“五”、“七”等字。
去声:声调先高后低,像“二”、“四”、“六”、“八”等字。
七言诗格律要求每句诗要有四个音步,四个音步中平仄要交替出现,即“平平仄仄平”。第一、二、四句是仄起,第三句是平起。
仄起:第一句诗的第一个字为仄声。如“东风不与周郎便”,第一个字“东”为仄声。
平起:第一句诗的第一个字为平声。如“春眠不觉晓”,第一个字“春”为平声。
七言诗格律中的平仄是诗歌节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诗歌朗诵起来抑扬顿挫,富有音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