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共八个小节,每一节四句,共三十二句。前四句总写长征的艰苦历程,后四句写红军胜利到达陕甘根据地的喜悦心情。中间六节,从不同角度描绘长征途中的壮丽景色和红军将士的英雄气概。
第一节:“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诗人用“不怕远征难”一句,开宗明义,展现了红军将士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万水千山只等闲”,是说红军将士视艰险为等闲,就像走在平坦的道路上一样。“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生动地描写了长征途中险峻的地形和恶劣的自然环境,烘托出了红军将士的顽强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
第二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人用“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描绘了金沙江和泸定桥的壮丽景色,以及红军将士在这些地方取得的胜利。这两句诗语言简洁,形象生动,展现了红军将士面对艰难险阻,不畏艰辛的英雄气概。“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两句诗写出了红军将士翻越岷山后,看到胜利曙光时的喜悦心情。
第三节:“腊子口上戎冠秀,松潘岭边腊梅香。过了腊子口,便出川北,到了松潘岭,便到陕甘。”诗人用“腊子口上戎冠秀,松潘岭边腊梅香”这两句诗,描绘了腊子口和松潘岭的景色。这两句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红军将士长途跋涉,翻山越岭的艰苦历程。“过了腊子口,便出川北,到了松潘岭,便到陕甘。”这两句诗写出了红军将士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陕甘根据地的喜悦心情。
第四节:“红军旗帜飘四海,革命洪流势如虹。不待扬鞭自奋蹄,天下谁人不识君。”诗人用“红军旗帜飘四海,革命洪流势如虹”这两句诗,总结了长征的胜利,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心和必胜信念。“不待扬鞭自奋蹄,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诗写出了红军将士在长征途中,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的英雄气概,以及他们在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