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成诗的典故最早出自晋代文人陆机的《文赋》。陆机在《文赋》中说:“曹子建七步中诗,下笔辄成,捷若流风,富若京畿。”意思是说,曹植七步之内就能写出一首诗,而且诗作优美流畅,辞藻华丽丰富。
后来,七步成诗这个典故就流传开来,并被用来形容诗人的诗才卓越。
七步成诗这个成语告诉我们,诗人必须要有敏捷的构思和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在短时间内写出好的诗歌。此外,诗人还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写出有思想、有内涵、有艺术价值的诗歌。
在现实生活中,七步成诗这个成语也经常被用来比喻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例如,我们经常会说:“他七步成诗,一气呵成。”意思是说,他很快就完成了这项任务,而且质量还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