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
菩提树下本无树,明镜中也无台。佛的本性总是清净的,何处惹来尘埃?
这首诗是李白早期的一首禅诗。诗中,李白以菩提树和明镜这两个佛家意象,来比喻佛性的清净无染。菩提树下,本无一物;明镜中,也无一物。佛的本性也是如此,清净无染,不受任何尘埃的污染。
诗中的“何处惹尘埃”一句,是李白对佛性清净的进一步强调。佛的本性既然清净无染,那么尘埃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李白用这一句诗,来否定尘埃的存在,从而更加突出佛性的清净无染。
这首诗的语言简朴明了,但意境深远。它表达了李白对佛性清净的理解,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和诱惑。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保持一颗清净无染的心,那么这些烦恼和诱惑就不会对我们造成任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