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菩萨蛮大柏地诗的意思?

首页

菩萨蛮大柏地诗的意思?

诗歌背景

宋真宗咸平六年,张咏知扬州时,因不忍收买强买质良民以为阍役杂吏,八厨下陶酥官一概废之。德誉远播,为政勤修,环卫皆肃,真宗称之。

写此诗时张咏已奉命入京,高升为枢密副使,而扬州人民和官员却怀念他,把他离别前一日游春大柏地之事写成词歌咏。

词作内容

  词题中的“菩萨蛮”是词牌名,句字数是“三三五五四三三七”,词调起源很早,据南朝时梁代沈约《宋书·乐志》所载,“菩萨蛮”本来是西凉词,其变调《梅花引》,“近世襄阳乐也”。至唐代,又有两首“菩萨蛮”词传出,一首是唐朝才女皇甫松所作,一首是李白所作。

  张咏的这首《菩萨蛮》词具体年代已不可考,但从内容看,它应写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八月张咏离别扬州的前夕。

  词的开头两句写大柏地景色。大柏地是扬州城西北的一个地名,流行有许多有关此地的风流故事。如明朝高启《伯牙鼓琴图》诗说:“大柏地边烟水阔,四山皆碧苍郁静。谢公曾此鼓琴来,狸奴玉女依稀梦。”词人就借此典故,首先歌咏大柏地连绵的青山绿树和舒爽的秋风。在秋风吹动下,池塘里的荷花虽弱不禁风,但摇曳生姿,似有情意。

  接下来两句,词人笔锋一转,把景色和人物紧密结合起来,把大柏地的景色渲染得更美,把曲终的残离气氛烘托得更浓。“红药”是红花,一种香花,又称“红兰”、“红花”。词人游大柏地,见红花已稀,知秋季已过。池塘里欢舞的荷花,秋风中低吟的红花,无不暗示着惜别的秋意。同时,词人也把游赏的深情凝注在池边柳树上的黄鹂鸟和花枝上的蝴蝶身上,表现出眷恋大柏地、眷恋扬州、留恋离别前美好的秋光的情绪。

  最后三句,表达了词人依依不舍的情感。水上有闲云,风中有归叶,这些景象无不使词人感慨万千,使他想起已离别了四五年的故乡。现在他将离开扬州,而此时已到了秋凉时节。他不知归途有多少坎坷,前途有多少风雨。一想到此,不由得心绪茫然。那一轮明月照着幽怨的秦庭,该会引起归人多少伤感!词人每到中秋必思故乡,而今年中秋还在客地。人生能有几次中秋?又能有几个故乡可以回去呢?词人借中秋明月、秦廷秋光,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眷恋。这也是他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词人借景抒情,充分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烘托了环境气氛和哀婉离情,使这首词情景交融,含蓄蕴籍,感人肺腑。

热门工具

Copyright© 名字网-专业婴儿宝宝起名网站!闽ICP备2022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