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自幼聪颖好学,勤奋刻苦,博览群书,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其中,《苦读》一诗便是他对自己求学经历的真实写照。
《苦读》全诗如下:
书生苦读头须白,少为文章老更成。
二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译文:
读书人勤奋苦读,头发都白了,年轻时写的文章,年老时更加成熟精湛。
二十年的功名利禄,如同尘土一般微不足道;八千里路的风云变幻,化作诗书中的笔墨。
不要等闲度过,让青春白白流逝,到老了才追悔莫及。
欧阳修在诗中表达了对读书学习的重视,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他认为,读书学习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务,只有通过刻苦努力,才能有所成就。他也劝告人们不要虚度光阴,要珍惜青春,努力学习,否则老了之后就会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