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月》诗,是一首咏月的诗,诗中描绘了月亮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之情。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残月挂在疏落单薄的梧桐树枝上,夜漏停了,人们开始安静下来。偶尔可见一个隐士独自来来往往,仿佛是缥缈的孤雁的身影。突然惊起回头一看,有满腹心事却无人知道。它挑尽寒冷的树枝都不肯栖息,在寂寞的沙洲上显得更加清冷。
这首诗是欧阳修的名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咏月的千古绝唱。全诗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描绘了月亮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之情。
首句“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写出了月色清冷,人们安静下来的景象。诗人用“缺月”和“漏断”两个意象,点明了时间是在夜晚,营造出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
第二句“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写出了诗人在月下独行的景象。诗人用“幽人”和“孤鸿”两个意象,表现出一种孤寂落寞之感。
第三句“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写出了诗人被惊起后的心情。诗人用“惊起”和“回头”两个动作,表现出一种突兀和意外之感。诗人用“有恨”和“无人省”两个词语,表现出一种内心的伤痛和孤独之感。
第四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出了月亮的清冷和寂寥之感。诗人用“拣尽”和“不肯栖”两个词语,表现出月亮的挑剔和孤傲之态。诗人用“寂寞”和“沙洲冷”两个词语,表现出一种凄凉和寂寥之感。
全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之情,也抒发了诗人自己的孤独寂寞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