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秋,王维在终南山游历。一日,他来到一个叫鸟鸣涧的地方,被那清脆悦耳的鸟鸣声所吸引。于是,他提笔写下了这首诗。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人在幽闲的时候,桂花飘然而落;春山在静夜里显得格外空寂。
月亮出来惊动了山鸟,山鸟在春天的涧谷中时时鸣叫。
这首诗通过对鸟鸣涧夜景的描写,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境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诗的开头两句,写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是一个宁静、安详的夜晚。诗人在这样的夜晚,独自一人漫步在山涧。他一边赏月,一边听鸟鸣。桂花落下的声音,春山空寂的景象,都为他增添了无限的遐思。
诗的第二联,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月亮升起的时候,惊动了山鸟。山鸟在春天的涧谷中时时鸣叫,给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一丝生机。诗人听到鸟鸣声,联想到自己的人生。
这首诗的意境清幽淡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闲适淡泊的情怀。诗中没有一个华丽的词语,也没有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但它却能带给读者无限的遐想。这首诗不仅是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是他对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