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鸣涧》是初唐诗人王勃的著名七言绝句,作于咸亨三年(672年)的秋天。当时王勃正从蜀地赶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途经四川梓潼县七曲山时,被涧边鸟鸣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人闲桂花落:桂花在金秋时节盛开,是人们喜爱的花卉。桂花有香,有色,是高洁的象征。诗人用“人闲桂花落”来形容自己悠闲的心情和对秋天的热爱。
夜静春山空:春山是诗人眼中的风景,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在宁静的春夜里,诗人独自一人走在山间,他感到山是如此的空旷和寂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月亮升起,惊动了山鸟。山鸟被月亮吓到了,时而发出几声鸣叫,打破了山间的寂静。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夜的山涧图,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诗中还流露出诗人淡淡的孤独和寂寞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