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李白在旅途中所作。诗人夜不能寐,在床上辗转反侧,看到窗前月光皎洁,宛如地上的霜花。他抬起头来望向明月,心中不禁思念起远方的故乡。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诗人身处战乱,看到国破山河犹在,而城春花木已经深深地长满了。他心中感慨万千,不禁流下泪来。听到鸟鸣,他更加思念远方的亲人。战火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家书难抵万金。诗人年老头发稀疏,已到了无法簪发的程度。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是张继在旅途中所作。诗人夜宿枫桥,听到乌鸦啼叫,看到月色朦胧,霜华满天。江上渔火与枫树相映,更加显得寂寥。深夜里,寒山寺的钟声传来,让诗人更加思念起远方的亲人。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是孟浩然在春天所作。诗人一觉醒来,发现已是清晨。他听到到处都是鸟儿的啼叫声,才知道夜里下过一场风雨。看到满地的落花,他不禁感叹时光易逝,花开花落,转眼即逝。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这首诗是杜甫在泰山所作。诗人看到西岳泰山高耸入云,周围群山环绕,宛如儿孙围绕着祖父。他羡慕仙人拥有九节杖,可以拄着它登上泰山之巅,洗涤心中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