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结尾往往是作者对全诗内容的总结,或对主旨的点明。通过结尾,诗人可以将整首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集中起来,使读者对诗歌的理解更加透彻。例如,杜甫的《春望》一诗,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作为结尾,将全诗的思乡之情和报国之志抒发得淋漓尽致。
诗歌结尾还可以用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渲染诗歌的氛围。通过结尾,作者可以将读者带入到他所创造的诗歌意境中,使读者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一诗,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四句作为结尾,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描绘得十分细腻感人。
诗歌结尾还可以用来象征寓意,引人遐想。通过结尾,诗人可以赋予诗歌一定的象征意义,使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两句作为结尾,象征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
诗歌结尾还可以用来烘托气氛,增强诗歌的感染力。通过结尾,诗人可以渲染出特定意境,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王维的《鹿柴》一诗,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四句作为结尾,烘托出一种幽静空灵的意境。
诗歌结尾还可以用来寄托情怀,抒发愿景。通过结尾,诗人可以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人生感悟和对未来的期望。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