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中“尽”的含义
“尽”在诗词歌赋中有多种含义,常用来表示完全、全部、穷尽等。以下是一些例子:
《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暋,君子是则是效。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嘉宾,德音孔远。维以不永,怀乎中心。”
“尽”在这里表示完全、彻底的意思。诗中描述了鹿群在野外吃草的情景,以及主人用音乐招待客人的场面。诗人用“尽”这个字来形容音乐之美,以及宾主之间的情谊之深。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东皇太一,吉昱兮除。灵 lantaran兮扶桑,顺天纲兮周章。舒夭矫兮安游,远兮周流。览九天兮下条,抚六龙兮骖螭。阳明兮 ??????? 俯冯翼兮建标。赤色兮注枭,阴阳兮调和。五音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尽”在这里表示全部、完全的意思。诗中描述了太阳神东皇太一的威严和神圣,以及他如何统领万物。诗人用“尽”这个字来形容东皇太一的权力之大,以及他对天下的掌控之全。
《乐府诗集·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尽”在这里表示穷尽、用尽的意思。诗中描述了木兰从军的故事,以及她如何历尽艰辛,最终取得胜利。诗人用“尽”这个字来形容木兰的付出之大,以及她为国尽忠之心之诚。
以上只是“尽”在诗词歌赋中多种含义的几个例子。这个字在其他诗歌中还有其他不同的含义,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