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出自李白的《蜀道难》,形容蜀地道路险峻,通行困难。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李白在开元十三年(725年)奉诏从长安出发,经金牛道入蜀时所作。这首诗描绘了蜀道的险峻,歌颂了蜀中人民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形容竭尽全力,鞠躬尽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在建兴六年(228年)第四次北伐前写给蜀汉后主刘禅的表文。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回顾了自己追随刘备以来的经历,表达了对蜀汉事业的忠诚和对刘禅的期望。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对明月和故乡的思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苏轼在密州中秋之夜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密州,远离故乡和亲人,心中十分思念。中秋之夜,苏轼在密州的西园里赏月,写下了这首词。
“不到长城非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