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是一种汉语诗歌体裁,通常由四句组成,每句五字或七字,押韵。绝句最早出现在唐代,并在宋代得到广泛发展。绝句的特点是语言精练,含蓄蕴藉,能够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大量诗歌,其中绝句占了很大一部分。杜甫的绝句大多抒发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杜甫的绝句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
语言精练:杜甫的绝句语言精练,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含义深刻,耐人寻味。如《登高》: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只有短短四句,却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秋景图。诗人用朴实的语言,将天地间的辽阔壮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含蓄蕴藉:杜甫的绝句含蓄蕴藉,不直抒胸臆,却能让人感受到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如《春望》: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春天的景色,但实际上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亲人的思念。诗人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情感,却用“国破山河在”和“感时花溅泪”等意象表达了出来,含蓄而有韵味。
情感真挚:杜甫的绝句情感真挚,能够打动人心。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 下者飘转沉塘坳。
>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 公孙杵臼呼冤苦,妇姑荷箦尸僵仆。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茅屋被秋风刮坏,自己无家可归的悲惨遭遇。诗人用质朴的语言,将自己的痛苦和对社会的控诉表达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心酸落泪。
杜甫的绝句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绝句语言精练,含蓄蕴藉,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杜甫的绝句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