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作于安史之乱期间,杜甫流落成都,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是杜甫诗歌创作中的经典之作。
全诗如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的千古名句在于以下几点:
对时局的忧虑:诗中开篇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直接点明了当时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景象。诗人通过对眼前荒凉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对故乡的思念:诗中后两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和“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担忧。诗人身处异乡,音信不通,他日思夜想,盼望着能够早日回到故乡。
《春望》一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感情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诗中所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一直是为后人所传颂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