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诗词歌赋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北魏末年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为背景,歌颂了木兰忠孝两全的英雄气概。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名叫花木兰的女子,在父亲被征召入伍后,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忠孝两全、勇敢坚毅的英雄气概。
木兰诗中,木兰在得知父亲被征召入伍后,毅然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她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凯旋而归。她的忠孝气节和英雄气概令人钦佩。
木兰诗的真实背景是北魏末年,当时北魏屡遭外敌侵扰,民不聊生。木兰诗的创作正是当时人民对和平和安定的渴望的反映,它歌颂了木兰忠孝两全、勇敢坚毅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人民对和平的向往。